5cb3eb01b2241.png

这个事件刚刚在网上出现时,我就知道要火的。从新闻来说,女研究生哭诉、奔驰车主维权这些单个都是新闻,何况还凑一起了。毕竟国内很多人是开不起奔驰的。奔驰一向是高大上的象征,这在舆情上已经形成固化印象了,这是奔驰这个品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印象。从舆情上来说,只有大企业,知名企业谈得上舆情,那些连名气都没有的主体是巴不得被大家关注的。这属于舆情上的怪现象,我称之为“舆情无感”。比如,景区对舆情就不是很畏惧,因为景区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生命的主体,人穷极则呼天,痛极呼父母,人们在潜意识里觉得让一个无疑使的主体背负责任有悖常理,实际上景区是有管委会的,有运营公司,天下的一切事,是纯天灾的时候少,大多数时候是人祸。

5cb3eb680c7c7.jpg

我们对外企一直是仰望的。但就舆情而言,奔驰这次的应对之糟糕,让我这个自封的一流舆情分析师觉得不过如此。前不久出事的波音,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。但从网友提供的信息来看,这家店有背景,背景很硬。但我从微操层面讲一讲问题吧,维权女车主签了合同付了首付提出换车,这是合理诉求,但对4S店来说,换车得重新从厂家订。买过车的都知道吧,4S店现车是不多的,换了车之后这辆换下来的车怎么处理,另找买家,那就只能低价出售了。其次,金融服务费的问题,车主说自己可以全款,但店家要求她一定要贷款,因为贷款产生利息呀。现在的汽车厂家直接通过这个方法来赚取利息,一方面能盘活自己账面资金,一方面能获得利息收入和获取购车人的财务信息,何乐而不为,造车卖车才几个钱。至于那个金融服务费,就有点不道义了,那应该是给销售的提成,但销售提成不应该是公司给么,让消费者买单,真他妈的呵呵。再次,这位女车主被坑的,可能还有保险。保险市场竞争激烈,这家五千,可能那家就只要四千,有4s就联系三家保险公司一起入驻,表面上给了客户选择权,但签合同的时候就告诉你只能在他家买,还让你付预付款,然后不管那家统一卖你五千,消费者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购车,不清楚情况,肯定被宰,这伤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。监管部门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方式,毕竟4s店上税了,部分公职人员和老板还是喝过酒的好兄弟也不好说。

5cb3ebd878103.png

各行各业坑害消费者的潜规则是普遍存在的,有点甚至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。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,去年我腿髌骨错位了,就是脱臼,那个时候我很疼,还很恐惧,觉得自己要是就这么瘸了怎么办呀。后来救护车来了,一上车就跟我说最近的医院,离我一公里没床位了(这是放屁,急诊只是贵一点,永远有床位),问我要不要去某医院,那家医院我知道是个莆田系医院,所以我坚持不去,并表示我认识最近那个医院的医生,并且轻描淡写透露了我所服务的单位,最后我终于没被宰,服务也不错。一个人遇到那种情况,前来救护的人就是你最信任的人,可他们竟然想着把你往莆田系医院拉,因为有回扣,那就糟了。终究这个社会会变成一个互害型社会,毕竟谁还没有点社会分工,哪个行业没有潜规则呢。

5cb3ebf32efb7.png

奔驰的事件发酵到这个程度,最终退车退款,这是一个好现象。车主在非社交媒体时代或许求助无门,或者有管理的机构但效率低下,诉诸舆论之后,效率提升,领导重视。但这暴露的是各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,多年前我们就在旅游领域提过淘宝物流追踪式的维权服务,此事谁受理了,联系方式,到哪一步,在云南这个理念已被落实并作为产品推出了。但出现这样的局面,没有最终获益者,该事件女车主对话奔驰高管时,领导全程咳嗽,此前监管缺位,领导也很心虚呀。这位女消费者,付出时间成本,成为被围观的对象,维权成本太高了。这年头企业不懂舆情就不要做生意了,国务院都发文说三小时黄金处置时间了,这些企业还在拖。但总体来看,这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教育了国民,给政府以鞭策,给企业以压力。靠坑蒙拐骗赚钱的时代,真要一去不复返了。最后,在店大欺客面前,买得起奔驰的中产女研究生也只有哭得份,大家努力点,别让这种事再发生了。该事件的负面舆论情绪昨日达到峰值并开始回落,正面舆论情绪走势一样,看来奔驰没少收买媒体呀。负面舆论情绪只占比50.3%,奔驰的公关团队没少做工作啊。成效显著,一开始小瞧你们了。

注: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。
北鲲舆情监测系统,集监测、预警、分析、报告于一体。
咨询热线:1373988OO12

免费试用